有时候,当一些家长提出一些育儿问题时,你会发现,不是孩子有问题,而是家长需要学习育儿知识。
就像有个妈妈说,她家里孩子8个月了,最近孩子要吃奶前,饿极了就要哭闹。
结果,孩子爸爸认为,孩子被妈妈惯坏了,现在都知道通过哭闹来实现愿望,是当妈妈的不会管教,宠坏了孩子。并说“已经错过了最佳管教时间”。
于是,问题来了。这个妈妈焦急地问:孩子应该从几个月开始管教立规矩?
管教?8个月?已经错过了最佳管教时间?
这几个词凑在一起,挺让人目瞪口呆的。
很显然,这个描述里的问题表明,家长需要学习点育儿知识了,特别是当爸的。
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,但了解点育儿常识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因为,如果家长能稍微懂点育儿知识和常识,可能就会发现,很多时候,大人以为的问题,根本就不是问题。
如果说8岁的孩子总以哭闹为手段,来达成目标、实现愿望,那确实需要教育、纠正一下了。
但仔细一看,是8个月的婴儿。
一个8个月的婴儿,不会说话、不会写字,也不懂其他沟通方式,那么,当孩子饿的时候,并且还是“饿极”的时候,他们除了哭,还能做什么呢?
并且,很多婴儿不但饿的时候哭,他们困了、尿了、拉了、不管哪里不舒服了,都要哭。
哭,是婴儿很重要的表达方式,感觉这个也不是多么深奥、多么难以理解的常识吧,甚至都不能称作育儿知识,顶多叫常识。
婴儿饿了,只有哭才能引起大人注意,来给他们喂奶。这是对婴儿的最基本照料,如果连这种都被认为是“宠坏”孩子,“娇纵”孩子,那孩子也太容易被宠坏了。家长对于“宠坏”的标准也太低了。
这样的话,以后长大一些,给孩子吃饱饭、给他们买玩具、做好吃的,每一样是不是都可以当做是“宠坏”孩子?
管教、立规矩这类词语,出现在8个月婴儿的世界里,还是早了一些。
这个时候的婴儿,需要被满足的,首先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,例如吃喝拉撒睡这些。也需要家长的呵护和疼爱。这是一个婴儿成长的最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。
每个孩子,都是不同的个体。
就算是一个家庭里的孩子,表现也可能是有天壤之别的。毕竟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、思想。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。特别是婴幼儿。
看别人家的孩子,总是很快就长大了。但只有自己养孩子之后,才知道可能会经历些什么。
孩子健康成长、好习惯的养成等等,都需要家长付出时间、精力和耐心,很多东西都是需要培养的。
如果家长总是要求孩子表现得,和自己想象的、期望的一模一样,注定会失望。
并且,我还想说的是,孩子也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宠坏。
很多孩子长大以后,可能会发现,自己其实是缺爱的,而不是被宠坏。
经常有一些给孩子的爱不够的家长,反而会觉得自己对孩子太宠爱,特别担心会惯坏孩子。
就像有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家庭,往往担心自己的孩子乱花钱一样,其实可能孩子手里本来就没多余的钱。
夸孩子两句,就担心孩子骄傲。
给孩子买件漂亮衣服,就担心孩子太关注外表。
对孩子和颜悦色一点,就担心以后管不了孩子。
孩子表达一点不同意见,就觉得孩子是“顶嘴”,“不听话”。
就觉得自己把孩子惯坏了……
就是这样的家长,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惯坏孩子,觉得自己太宠孩子。其实,对于他们的孩子来说,只是缺爱,而不是被宠坏。
做父母很容易,做好父母却并不容易。
有时候,某些家长对于孩子的一些表现,所表现出的不满和挑剔,会让人觉得:
这样的家长,需要的不是一个人类孩子,可能更需要一个机器人,输入自己想要的指令,就能准确执行。表现得和自己的预期分毫不差。这样才对。
而事实却是,每个孩子的成长,都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。所以,家长要学习一些育儿知识,和孩子一起成长。
但有些现象,则可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。如果家长懂得一些育儿知识,就不会把正常现象当问题去解决,却可能制造出更多问题。
(正文已结束)
推荐阅读:今日微商网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